网络IP化带来的传送网变革
创始人
2024-08-03 07:00:59
0

网络IP化是业务网络的发展趋势,从核心层的IMS和软交换的应用,到移动网络的IP化,网络IP化的发展进一步减少了网络层次、降低了网络处理复杂度;提升了网络性能、减少了网络成本、增强了网络扩展灵活性、降低了网络管理复杂度;同时支持基于IP的应用,可快速灵活地推出新业务并便于向未来平滑演进,从网络IP化的发展路径来看,网络IP化应该逐步实现接口IP化、内核IP化、业务IP化、全架构IP化。

网络IP化对传送网的要求也是逐步提高的,首先是对接口的支持,进一步是对IP化业务的分组处理传送功能的需求,最终将是传送网和IP网络的融合组网,在联合设计之下实现传送网和IP网络的效率、生存性和成本的最优化。伴随着网络IP化的不断发展,传送网技术应对自如,WDM、基于SDH的MSTP、分组传送网(PTN)和光传送网(OTN)等技术都为网络的IP化承载提供了解决方案。

传送网技术日新月异

传送网技术一直为TDM业务提供传输通道,从PDH到SDH的整体发展,都为TDM业务提供了安全可靠、高质量的传输和复用功能,WDM技术为业务网提供了大管道的传输带宽,为了解决大颗粒业务的组网问题,OTN技术经过几年的标准化和商业化历程,逐步走向成熟。为了解决IP化接口的传送和承载,基于SDH的MSTP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为了解决RAN IP化之后的业务承载,以MPLS-TP为代表的PTN技术开始规模商用。

高速光传输技术为核心层的IP业务提供了传输通道。核心层的IP化对传送网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大容量和大带宽的要求上,从应用来看,核心路由器的端口速率不断提高,从10G到40G,目前100GE的标准已经确定,传送网的波分复用WDM技术的发展很好地支撑了网络IP化的发展。目前,单通道10Gb/s的WDM系统可以支持160×10Gb/s的容量,单通道40Gb/s的WDM系统容量也可以达到80×40Gb/s,基于100Gb/s的WDM系统的研发和试验方兴未艾,预计在1~2年内可以达到商用级别。

过去10余年,WDM技术在省际和省内的干线网络中已经得到广泛采用,主要应用的形式还是IP over WDM,但是在组网过程中也暴露了光层管理和光层组网能力方面的劣势。结合SDH和WDM网络各自的优势,以传送大颗粒带宽业务为主的OTN技术应运而生。它具有增强的光层信号维护管理能力、多层的串联连接监视(TCM)功能、更强的带外前向纠错(FEC)能力等。通过光传送网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修订,OTN可以很好地适配各种高速的IP化业务。

分组传送技术脱颖而出

在IP化的新趋势下,上世纪90年代末期,接口的IP化逐步出现,大量以太网端口在网络中开始被应用,但是当时对这类业务的传送需求主要以透传为主,基于SDH的MSTP技术应运而生。在过去的10余年中,基于SDH的MSTP技术很好地提供了基站回传和大客户专线等业务,在传送网的骨干和城域等各个层面广泛应用,至今仍是网络中设备用量较大的产品之一。

随着业务的进一步发展,IP化的进程到了内核IP化的阶段,传送技术的分组化处理能力日益重要,不仅要支持IP化的端口,在业务的处理方面也要支持分组粒度的处理、调度和统计复用等,PTN技术的诞生很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PTN是基于分组的新一代多业务统一传送技术,不仅能较好地承载电信级以太网(CE)业务,而且兼顾传统的TDM、ATM等业务。然而,PTN技术自诞生以来,就面临着与增强型以太网、IP/MPLS等技术的激烈竞争,PTN技术是IP/MPLS、以太网和传送网三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具备面向连接的数据转发机制、多业务承载、较强的网络扩展性、丰富的OAM、严格的QoS机制以及50ms的网络保护等技术特征,适用于承载电信运营商的无线回传网络、以太网专线、L2 VPN以及IPTV等高品质的多媒体数据业务。

以MPLS-TP为代表的PTN技术在中国移动回传网络中已经得到规模商用,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逐步进入商用阶段,在OAM标准化等方面,我国也在需求驱动下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在OAM和保护等方面,面临着多个标准组织之争和不同技术之争,未来还需要在产业和标准方面更多地投入,以便推动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大容量多粒度和灵活组网是未来热点

目前传送网技术的发展热点是超高速传输技术,为了很好地适配IP业务,光传送网OTN技术的下一个发展的台阶已经定为ODU4(104.79Gb/s),它能很好地适配IP化业务的传送,WDM系统的单通道最高速率已经达到100Gb/s,在克服了基于100Gb/s信号的实时相干接收处理和更强的FEC等方面的技术问题之后,有望在1~2年内商用。传送网为了实现多粒度的灵活传送和调配,也进一步开展了MS-OTN、P-OTN和E-OTN方面的技术研究工作,以期能够很好地解决从分组到波长甚至波道的传送和处理问题,更好地为IP化的业务提供承载,也能够在传送网和IP网两个层面实现灵活组网,使资源和效率都能够最优化。

作为底层承载网,传送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很好地支撑了网络IP化的发展,未来传送网的技术将更加密切地关注上层业务网的发展趋势,以期做到传输管道亦大亦小,传输颗粒亦粗亦细,传送组网亦繁亦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如何允许远程连接到MySQL数... [[277004]]【51CTO.com快译】默认情况下,MySQL服务器仅侦听来自localhos...
如何利用交换机和端口设置来管理... 在网络管理中,总是有些人让管理员头疼。下面我们就将介绍一下一个网管员利用交换机以及端口设置等来进行D...
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正式启动大型体验活动“能效中国行——2012卡车巡展”,作为该活动的...
Windows恶意软件20年“... 在Windows的早期年代,病毒游走于系统之间,偶尔删除文件(但被删除的文件几乎都是可恢复的),并弹...
20个非常棒的扁平设计免费资源 Apple设备的平面图标PSD免费平板UI 平板UI套件24平图标Freen平板UI套件PSD径向平...
德国电信门户网站可实时显示全球... 德国电信周三推出一个门户网站,直观地实时提供其安装在全球各地的传感器网络检测到的网络攻击状况。该网站...
着眼MAC地址,解救无法享受D... 在安装了DHCP服务器的局域网环境中,每一台工作站在上网之前,都要先从DHCP服务器那里享受到地址动...
为啥国人偏爱 Mybatis,... 关于 SQL 和 ORM 的争论,永远都不会终止,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昨天又跟群里的小伙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