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求职警惕偷窥 非必填信息尽量别填
创始人
2024-07-16 16:41:44
0

小嘉,长沙某高校应届毕业生。一个多月前,他只身前往广东东莞参加某“名企”的面试。到达东莞后,一个女孩前来接他,两人坐上一辆出租车,拐进一条小巷。他被女孩带入一座很破旧的楼,一个年轻的“主管”接见了他,开始大谈“网络销售”。这时,小嘉才知自己被“传销”骗了。在度过如噩梦般的一个月后,小嘉终于被解救出来。学校老师告诉记者,直到现在小嘉的情绪还很不稳定,时常会精神恍惚。

眼下正忙着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请注意,如果你正在通过网络求职,并接到了用人单位打来的电话,那么,详细核实对方身份及公司真假是第一步,否则,你稍不留意就会上当受骗,或者落入那些精心伪装的传销组织网络。

骗术 从“忽悠”升级到“伪装”

小嘉告诉记者,他在网络上投递了一份电子简历后,很快接到东莞的三家自称是“知名”企业打来的电话,“他们都跟我说是从网上看到我的资料的,对我比较满意。”三家企业中,小嘉选中了一家自称是“勤上光电”的公司,因为该公司网站看上去最正规,业绩也最好。几天后,对方正式通知他前去东莞培训。

据记者调查,传销组织以前惯用的伎俩是“纯忽悠”,鼓吹加入后能赚大钱。而现在,一些传销组织开始大面积盯上大学生,他们将自己包装成“名企”,以网络高薪招聘为诱饵,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引诱大学生上贼船。其骗人“三步曲”就是:首先,传销组织通过大学生在网上投的简历得知其资料;然后,假借大公司的名义打电话要其来面试或培训,将其骗来;最后,人被骗来后就对其控制并“洗脑”。

小嘉告诉记者说:“我从不相信传销,从没想到自己会被传销组织所骗,可是他们伪装得实在太好了,我之前一点也看不出对方的破绽。”

漏洞 不法分子冒充企业注册

传销组织怎样获得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呢?据了解,这与一些招聘网站的审查不严格也有关。现在,某些招聘网站的注册和审核都非常简单。记者以企业身份在某人才招聘网尝试注册:点击首页的会员注册,接受服务协议,填写账号与资料,资料填写完毕就显示注册成功,基本上没有进行资料核实。而一些不法分子冒充企业注册之后,就可以看到求职者的详细简历,包括电子邮箱、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招聘网站有2000多家,很多小网站根本不具备提供系统的招聘中介能力。另外,国内招聘网站中也存在着“山寨”现象。湖南招聘网CEO戴跃先生说,国内有些招聘网的网站名字模仿知名网站,求职者稍不注意就会误进入那些完全套取个人求职信息的招聘网站,再加上山寨版“招聘网站”对企业把关不严,造成一些骗子公司也随意混进来,可以随意查看求职者的资料,导致一些安全意识较弱的求职者上当受骗。

湖大的朱同学就曾经接到过一个诈骗电话。记者就她留下来的号码打了过去:“你好,我最近在求职网上看到贵公司要招文秘,我想应聘。”“请把你的简历投到我们公司的邮箱,我们看过后如果合适会和你联系的。现把公司网址给你,你可以了解一下我们公司的业务和基本情况……”事后,记者对该公司网站进行查看,发现相当正规,但经过各方核实发现这是一个“空壳企业”。如果是安全意识比较弱的同学,可能很容易就上当受骗。

无奈 网络求职信息被“偷窥”

在一些招聘会上,记者经常看见大学生求职者捧着一叠简历“四处投递”。在网上求职时,大学生也不注意保护隐私。

临近毕业的小张告诉记者,多投一份简历,就可能多一种选择,多一个机会,而且电子简历无需打印、装订,成本低廉,投再多也无所谓。但记者走访时发现,不少求职者都遭遇了简历和隐私被泄露的无奈。湖大的岳同学就对记者说,她父亲就曾经接到过一个自称是广州某公司打来的电话,要她去应聘。但自己却从没有应聘过那个公司,她怀疑是自己在网上求职时投的简历被人偷窥了。她有些担心地说:“要是有人用我的资料去行骗怎么办呀?”

对此,许多大学生彼为无奈。

同时,记者了解到许多求职网站都要求求职者必须用真实资料进行注册,否则就不能通过审核,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大学生的个人隐私暴露了出来。

提醒 不是必填信息尽量不填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大学生求职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仍然较弱。他们提醒毕业生:要防止或者尽量避免泄露隐私最好的办法就是求职者不要乱投简历。如果要投简历,最好不要在简历上贴照片;只向招聘企业提供必要的有效信息,联系方式只留手机和邮箱;“家庭固定电话”可留学校或院系的办公电话;不是必填的信息尽量不填。另外,招聘网站或招聘单位要求求职者在简历中详细填写个人家庭住址、亲属关系等信息,这些属于个人隐私,没必要向招聘企业说明,更不要留在招聘网站上。

针对传销,国内公益组织“中国反传销协会”李旭结合自己多年的反传销经验,支招识破传销骗局:首先,上网查询公司信息,注意区分真假公司。具体做法是,上当地工商局红盾网(或打12315)查询该公司是否合法注册,也可打114查号台查询公司电话,打电话到该公司求证有无招聘信息发布;第二,通过114查询对方电话是否是小灵通号码。大部分传销组织都通过小灵通联系,有区号,所以很多人误认为是公司的座机号码,对此,求职者可打当地“114”求证,如果对方用的是小灵通就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编辑推荐】

  1. 求职面试时最易犯的12种错
  2. 找工作先学好“摩擦理论”
  3. 淘宝校园招聘在清华启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如何允许远程连接到MySQL数... [[277004]]【51CTO.com快译】默认情况下,MySQL服务器仅侦听来自localhos...
如何利用交换机和端口设置来管理... 在网络管理中,总是有些人让管理员头疼。下面我们就将介绍一下一个网管员利用交换机以及端口设置等来进行D...
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正式启动大型体验活动“能效中国行——2012卡车巡展”,作为该活动的...
Windows恶意软件20年“... 在Windows的早期年代,病毒游走于系统之间,偶尔删除文件(但被删除的文件几乎都是可恢复的),并弹...
20个非常棒的扁平设计免费资源 Apple设备的平面图标PSD免费平板UI 平板UI套件24平图标Freen平板UI套件PSD径向平...
德国电信门户网站可实时显示全球... 德国电信周三推出一个门户网站,直观地实时提供其安装在全球各地的传感器网络检测到的网络攻击状况。该网站...
着眼MAC地址,解救无法享受D... 在安装了DHCP服务器的局域网环境中,每一台工作站在上网之前,都要先从DHCP服务器那里享受到地址动...
为啥国人偏爱 Mybatis,... 关于 SQL 和 ORM 的争论,永远都不会终止,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昨天又跟群里的小伙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