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旭海
性能工程成熟度模型,是由 Thoughtworks 安全与系统研发业务线和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共建的“软件性能工程联合实验室”发布的一组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用于识别组织性能工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和改进方向。
该模型从架构设计、研发编码到测试看护和持续运营等环节,关注全流程的性能实践,包括性能建模、性能观测、看护定界和性能分析及优化。通过性能工程成熟度级别,组织可以评估其性能工程能力建设的状态,有针对性地定义目标,提升性能工程水平,推动系统性能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改善。
性能工程是一种系统性的工程化方法,目标在于通过整合设计、构建工具链和研发工作流程,实现系统性能的标准化、规模化改善和守护。对性能工程能力的建设,可简要概括为如下方面:
因此,性能工程的核心在于多种实践相结合,构建持续的性能反馈机制和实践,以推动系统性能的不断改善。(关于性能工程的更多细节,请参考性能工程系列文章)
性能工程成熟度模型的受众涵盖产品研发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角色:
基于性能工程成熟度模型表,企业和组织可以参考如下的演进路线来建设性能工程的能力体系:
数年来,改善软件性能都十分依赖专家经验,理由很充分:它需要技巧。我们希望通过工程化的模式将这种技巧放大和复用,让性能分析和优化有章可循。
作为一个用于评估组织性能工程实践水平的框架,性能工程成熟度模型覆盖了软件研发的全流程,关注性能建模、知识库固化和自助性能分析。
通过不同成熟度级别的定义以及参考的演进路线,我们期望该模型能帮助组织识别性能工程建设的方向,并持续地向构建高性能软件的目标迈进。
上一篇:物联网之数据分析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