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技术已经成为保护数据在互联网上安全传输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保护敏感信息和数据的同时,也为网络犯罪分子隐藏恶意活动提供了帮助。日前,Zscaler公司的 ThreatLabz安全研究团队编写发布了《2023年加密攻击态势调查报告》,通过数据监测、用户访谈、事件分析等方式,对当前加密攻击威胁态势进行了分析和观察。报告数据显示,目前85.9%的网络威胁是通过加密通道发起的,这凸显了安全运营人员全面检查所有网络流量的必要性。
报告关键发现
了解最普遍的威胁类别对于主动缓解威胁和确保数字系统的安全性和弹性至关重要。本次报告通过广泛调研和数据采集,对当今威胁最广泛的加密威胁类别进行了梳理和统计。
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一年中,恶意软件、广告间谍软件网站和网络钓鱼合计占Zscaler拦截的所有加密攻击的99%。而广告间谍软件、跨站点脚本(XSS)、加密挖掘和加密劫持则是新兴的加密攻击威胁和独特的攻击媒介。一旦被利用,这些威胁类型中的每一种都可能使攻击者通过SSL/TLS通道窃取到组织的数据。
图片
表1:2023年 VS 2022年的威胁类别比较
恶意软件是加密威胁的主力军,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期间,恶意软件是233亿次加密点击的幕后推手,占所有攻击尝试的78.1%。恶意软件包括各种各样的威胁——从病毒、恶意Web内容到恶意负载——这凸显了为什么它是一个如此普遍的安全挑战。
通过识别受加密攻击影响最大的行业,组织可以调整其安全策略以对抗针对特定行业的威胁。本次报告调研发现,目前受加密攻击影响最大的五大行业是: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教育和政府部门并非最具针对性的行业,但它们分别经历了276.4%和185%的增长。这些部门越来越多地采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敏感数据和通信,这反过来也对威胁行为者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加密攻击趋势预测
在本次报告中,研究人员对加密攻击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以下预测:
加密攻击防护建议
考虑到95%的网络流量都是加密的,如果企业不彻底检查加密流量,就会对大多数威胁视而不见。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研究人员建议:企业应该采用零信任架构来检查所有加密流量,并根据业务策略阻止或隔离恶意流量。这创建了一种单一的、整体的、操作简单的方法来跨所有流量应用策略,且不会影响性能或产生合规性噩梦。
具体而言,企业组织在检查所有加密流量时,可以采用以下建议:
参考链接:https://www.zscaler.com/resources/industry-reports/threatlabz-2023-state-of-encrypted-attacks-report.pdf